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云南砚山县:多手共抓,跑出脱贫“加速度”

    信息发布者:CW16136
    2019-07-17 11:18:18    来源:砚山融媒   转载

    编者按

    7月4日-8日,由中央网信办、云南省委网信办共同组织的“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主题采访活动(云南站),走进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西畴县的脱贫攻坚一线。来自中央、省州市的多家媒体记者,将对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的感人扶贫脱贫故事、典型经验做法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因“山势颇挺秀,其形如砚”,便取名为“砚山”。这里是“滇桂走廊”、是中国的“三七之乡”,也是清代抗法名将陆春和早期共产主义革命先驱、文山籍第一位共产党员王有德的故乡。

    砚山县城新貌(局部)。记者 姬祥虎 摄


    砚山县,地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中西部,属于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于2001年被认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面广程度深、脱贫攻坚难度大,且少数民族人口占比重,都是该县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道路上的“拦路虎”。

    在打响脱贫攻坚战后,该县坚持农业工业同助力,坚持“多手共抓”,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举全县之力尽锐出战,跑出脱贫“加速度”。截至2018年底,全县79个贫困行政村已脱贫出列76个,14871户64908人贫困人口已脱贫退出13353户59712人,贫困发生率也降至1.22%。

    农业发展“国际化”,这些“奇瓜异果”促脱贫

    砚山鑫珵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果蔬种植基地。记者 贺凯 摄

    燕窝果、云岭热情果、鑫珵黑草莓、四季柠檬……这些以前甚至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水果,让媒体记者们惊叹不已。走进位于砚山县稼依镇的砚山鑫珵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果蔬种植基地内,只见地里一排排现代科技大棚整齐排列,而大棚里的“奇瓜异果”、“洋果树”吸引着大家的眼球。

    云岭热情果。记者 姬祥虎 摄



    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业,作为砚山县一家以蔬菜、水果、鲜花育苗等产业综合发展的州级农业龙头企业,该公司先后从日本、德国、法国、马尔代夫等地,引进了突尼斯软籽石榴、燕窝果、哥伦比亚热情果、红皮龙眼、黑草莓等160多个品种的高端水果。目前,这些水果的种植面积已超过了1万亩,预计到2020年将实现产值3亿元。



    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公司目前的产业基地已覆盖文山州8个县市,实现了销售额超过6000万元。“如今,我们公司种植的各种水果已超过1万亩、蔬菜将近1万亩,这些农特产品将出口到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同时,我们也不断地从国外引进新品种进行培育,然后再带动农民发展种植,让他们实现脱贫致富。”在采访中,砚山鑫珵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谭海江介绍到。

    嘉宝果。记者 姬祥虎 摄



    作为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云南省“扶贫明星企业”,该公司探索出的“公司+合作社+农技协+产业基地+建档立卡户+特色产业基地”产业帮扶模式,通过土地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务工增收等方式,共带动贫困群众1162户4579人实现增收。

    砚山鑫珵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谭海江介绍情况。记者 姬祥虎 摄



    今年57岁的杨会荣,在七年前便来到了鑫珵农业的基地里务工,每月收入2500元左右。“如今年纪大了不好出去打工,来基地里干活让我们有了稳定的收入。国家的政策好,看病有优惠,还帮我家建起了新房子。”杨会荣笑着说。通过将自家的8亩土地流转到基地,杨会荣和老伴常年到基地里打工,如今全家人的日子已变得越来越好过了。

    今年57岁的杨会荣(右一)和老伴。记者 姬祥虎 摄



    “只要企业起来了,群众也就起来了;只要企业能够赚到钱,那老百姓的增收也就没啥问题!”在助力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谭海江始终有着一种使命感,努力带领贫困群众走出了一条特色的致富路。


    近年来,砚山县通过围绕高原特色农业,统筹短、平、快产业与中、长期产业的同步发展,抓实产业就业工作,拓宽群众稳定增收和长久致富的渠道。目前在全县已脱贫人口中,人均纯收入10000元以上的有4886户19798人;7000—10000元的有3903户17934人;5000—7000元的有3165户15126人等,村民们的腰包已变得越来越鼓。

    穿针引线,彝家妇女“绣”出一条脱贫新路子

    彝族刺绣产品展示。记者 姬祥虎 摄

    自古以来,砚山县维摩彝族乡长岭街村委会白沙坡村的少数民族妇女便以人美手巧而闻名,刺绣做工考究、图案精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自2014年开始,该村的民族刺绣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春天,促使砚山的少数民族手工刺绣终于登上了“大雅之堂”。


    “车间建在家门口,务工不用往外走,挣钱顾家两不误,幸福生活人人有!”记者走进白沙坡纸艺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展板上的这几个大字异常醒目,“绣娘”们娴熟的穿针引线,向媒体记者展示着自己高超的刺绣技艺。

    彝族刺绣产品展示。记者 姬祥虎 摄



    据了解,该合作社是由省级非遗彝族刺绣传承人王陆芬所创建,从成立刺绣协会到如今的知名刺绣企业,王陆芬在传承弘扬刺绣文化的同时,还将技艺传授给建档立卡贫困户。目前,该合作社共有绣娘416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4人,有25户通过刺绣可年均增收3万余元;同时,培养“绣娘”3500余人,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脱贫致富。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扶持帮助下,合作社通过“扶贫车间+订单+合作社十绣娘”的发展模式,以白沙坡村为中心,带动江那、干河、盘龙、平远等乡镇的妇女发展刺绣产业,产品远销香港、上海、广州等地。同时,通过开设民族刺绣培训班,对建档立卡贫困妇女进行集中技术指导,培养了一批懂政策、有技能、会经营的刺绣致富带头人。

    省级非遗彝族刺绣传承人王陆芬(左一)和李孝敏。记者 姬祥虎 摄



    曾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李孝敏,在2014年便来到白沙坡纸艺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学习刺绣技术,也顺利成为了该合作社的一名“绣娘”。“如果时间充裕的话,每个月能拿到4000多元,只要想做、有时间做,什么时候都有订单的。”据李孝敏介绍,其丈夫在县里的工厂上班,每月能拿2000多元的工资,两个孩子还在读书。而在去年,她家盖起了三层新房,也顺利的实现了脱贫。


    据王陆芬介绍,目前合作社正尝试对“绣娘”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进一步增强“绣娘”们的设计理念和技艺水平,提高绣品的质量和美感,将本土民族特色与时代流行元素相融合,探索打造集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产品生产实行顾客与“绣娘”一对一的“私人定制”农村电商模式,让村民们在家门口便能实现脱贫致富。

    即搬即拆、全搬全拆,易地扶贫跑出“加速度”

    维摩乡易地搬迁炭房安置点。记者 姬祥虎 摄

    当记者走进维摩乡易地搬迁炭房安置点内,一栋栋充满彝族风情的新居整齐排列,宽阔水泥路面、崭新的太阳能灯,顿时映入眼帘。


    据维摩彝族乡党委副书记杨波介绍,该安置点是砚山县易地扶贫搬迁规模最大的安置点,共安置群众223户1069人。其中建档立卡户有212户1006人、随迁户有11户63人,搬迁群众主要涉及汉、壮、彝、苗四种民族,这里也是砚山县民族团结大融合的一个“缩影”。

    维摩乡易地搬迁炭房安置点。记者 姬祥虎 摄


    原住维摩乡阿伍村委会新发村的吴保仁,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去年4月,全家人搬到了炭房安置点的新家。“原来的村子路不好走,还是地质灾害的隐患点,于是我们就搬到了这里。比起以前,现在的生活真是好多了,这都得感谢国家的好政策。”今年53岁的吴保仁,笑着说到。

    吴保仁接受记者采访。记者 姬祥虎 摄


    记者还了解到,吴保仁的女儿如今在村民委做文书,儿子在附近的修车铺里学修车,而他自己则在搬迁点的扶贫车间里工作。如今,全家搬进了新房,有了稳定的收入,日子也变得越来越好过。

    维摩彝族乡党委副书记杨波。记者 姬祥虎 摄


    杨波介绍,为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通过政府的引导,群众不等不靠,以引导外出务工、就近务工、发展产业、生态补偿、扶贫车间等六种途径来解决收入问题。截至2018年底,该搬迁点的兴业、圆梦居民小组实现了人均可支配收入1万元。


    同时,砚山县通过实施易地搬迁与社会保障、就业扶持相结合的综合帮扶模式,探索出“即搬即拆、全搬全拆”的“小补佐模式”,仅用13天时间便完成了全村55户的搬迁和旧房拆除。做到“三个同步”,落实金融扶贫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跑出了易地扶贫搬迁的“加速度”。全县13个搬迁点于2018年底,、已实现全部搬迁入住,旧房全部拆除,复垦增绿正有序推进。


    现代化农业主导、工业助力,手工刺绣促增收,易地扶贫搬迁作托底,多手共抓、齐心协力向贫困发起总攻。目前,砚山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下一步的巩固提升过程中,该县将坚持现行扶贫标准,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把实施乡村振兴作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的长远之策,全面夯实稳定脱贫基础,确保到2020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云南网记者 姬祥虎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